记者 李明 | 发布时间:2023年10月25日
"100种流氓软件免费"?实为网络陷阱
据分析,这些流氓软件主要通过论坛贴吧、社交群组和虚假下载站传播,诱导用户点击后强制安装。有的软件会篡改浏览器主页,有的则会暗中收集银行卡信息,危害极大。360安全团队表示,近一周已拦截超过50万次相关攻击。
"免费"背后: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
进一步调查发现,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完整的地下产业链:
开发团伙:通过简单修改合法软件代码,植入恶意模块;
推广团伙:利用SEO手段将关键词"100种流氓软件免费"刷上搜索引擎前排;
变现团伙:通过广告弹窗、数据倒卖甚至勒索病毒牟利。
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近日捣毁的一个犯罪团伙中,嫌疑人供述"单个软件日均感染设备超2000台,月收益达百万元"。
用户如何防范?专家支招
官方渠道下载:认准软件官网或应用商店;
警惕"绿色版":破解软件90%含恶意代码;
安装防护软件:及时更新病毒库;
举报可疑链接:通过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反馈。
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王伟强调:"网民需提升安全意识,天下没有白给的便利。"
当前,流氓软件已从个体作案转向规模化、专业化犯罪。仅靠用户防范远远不够,建议:
平台加强审核:搜索引擎、社交平台需过滤违规关键词;
强化法律惩戒: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提高犯罪成本;
普及安全教育:将基础网络防护纳入公共教育体系。
正如一位受害者在采访中所说:"本以为捡了便宜,结果手机变成‘肉鸡’,教训太深刻了。"这场围绕"100种流氓软件免费"的攻防战,警示我们:数字时代的每一份"免费馅饼",都可能标着隐形价格。
(本文为原创内容,数据来源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公开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