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男生桶女生的软件"真相调查
记者发现,该软件名称中的"桶"并非指常规互动,而是暗指"捅人"、"攻击"等暴力行为。用户可在匿名状态下发起对特定对象的言语攻击,甚至发布威胁信息。
用户自白:"他们要求我用软件辱骂女生"
一位化名为"小林"的受害者向记者透露,他曾被迫下载这类软件。
"几个同学逼我注册这个App,说这个'男生桶女生的软件'是专门用来针对看不顺眼的女生,让我发些侮辱性的话。我没有照做,结果自己也成了被攻击的对象。"
类似案例不在少数。部分用户利用它散播不雅信息、公开他人隐私,甚至引导线下骚扰。
法律专家:已涉嫌违法
网络安全律师李航指出,此类软件的功能设计已违反多项法规。
"'男生桶女生的软件'如果存在教唆、煽动暴力的行为,其运营方可能构成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中的'传播违法信息'罪,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。"
网络黑色产业链:"买号、养号、恶意引流"
记者在暗网论坛发现,该软件背后涉及多个犯罪链条:
批量注册虚拟账号 —— 黑客提供"机刷号",供恶意用户使用。
付费定制攻击服务 —— 用户花钱购买"骂人代骂"功能。
跨境资金转移 —— 部分收入流向境外账户,增加追查难度。
网友热议:呼吁加强监管
此事件曝光后,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。
@科技小侦探:"这年头连'网暴'都有专属App了吗?求查到底!"
@正义使者:"希望有关部门能严厉打击这种软件,别让它祸害更多人!"
@网络观察员:"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手机,防止他们无意间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。"
截至发稿,部分应用商店已下架该软件,但仍有少量用户通过第三方渠道传播。本报将持续关注并追踪报道。